2岁宝宝看的早教绘本推荐,1岁年龄段的宝宝准备
摘要:
画妈怀孕的时候开始关注儿童绘本,那时候不知道该买些什么,在网上很盲目的查,也关注了不少育儿公众号,人家说好我就买,生怕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时候买了很多,有生活习惯养成的,数学启蒙的,是英语启蒙的,情
…
早教课程的六大领域,除了“大运动”以外,其他五大领域: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交、生活自理,都能通过现代化的童书来实现——注意我这里用了“现代化的童书”的说法,
因为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已经让童书超越了平面阅读的局限,让童书变成了可以和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的“玩具”,成了从出生以后就可以一起玩的好朋友,成了为孩子今后上学奠定“爱阅读和好习惯”的工具……
画妈怀孕的时候开始关注儿童绘本,那时候不知道该买些什么,在网上很盲目的查,也关注了不少育儿公众号,人家说好我就买,生怕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时候买了很多,有生活习惯养成的,数学启蒙的,是英语启蒙的,情商启蒙的,财商启蒙的等等。每次买回来我都会打开看,有的温暖,有的感人,有的让人脑洞大开,有的很有教育意义,也有让人觉得很坑人,很后悔,想直接吐槽一句:真不值,神马玩意的。画画还没出生,我就已经囤了一大堆的绘本。买得多了,看得多了,再结合后来画画的反馈,画妈也逐渐摸出点门道出来。
如果你认同孩子的智力启蒙应该从0岁开始,但是还在犹豫:上早教太贵,买玩具太费,自己教不会,那么请你看看这篇文章后面给你推荐的早教书单,无论从哪个姿势来看,它都是最便宜、最划算、最简单的选择!
常常有麻麻问我,有什么绘本推荐吗?现在市面上的书太多了,让人挑花了眼,该如何给宝宝选书呢?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这首诗中写道的那样:
0-2岁适读的故事特征: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一件事物,孩子在人生之初越早接触到的话,他越容易自然而然地接受。婴儿床上时就开始看书玩书了,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好朋友,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亲爱的朋友们,特别感恩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每天后台都会收到很多朋友的咨询问题,尤其以如何选书的问题居多,尽管我并不太愿意直接把书单给到大家,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书单只是初级的普适性的分享。然而面对成千上万种不同类别的图书,我明白选择的艰辛,所以,最终,还是推荐一些书单,做为参考。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某一本图书的相关信息,大家回复“解读”可以看到目前已经解读的图书,便于您更有针对性的拿到书单后综合考量再计划是否购买。
这个年龄需要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语言本身的节奏和趣味。而过长的句子、复杂的形容(如:在我的桌子上有一个粉红色的印有小猪佩奇图案的杯子),离生活过远的语言(如:浩瀚的太空里有一颗无比灿烂的星球),不管它写得多么生动,都不会是0-2岁的理想读物。
著名的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过:“我相信在三岁到五岁之间,就已经了解了‘书的乐趣’的孩子,终身都会书不离手,进入书中世界的通行证,应在孩子能够自己阅读以前就准备好,并由大人亲手交给他们。”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0-1岁年龄段宝宝适合的图书,关于更多的阅读指导,也可以订购我的课程:人人都会讲绘本
的系列课。直接点击文章下方的“阅读原文”订购课程
简言之,贴近生活的情节、构图简单、颜色鲜艳、文字干净字体大(即使有故事,也是情节简单线索单一、节奏反复)、图案清晰线条干净的图画书。
为了更好地推广亲子阅读,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亲子阅读的乐趣,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亲子阅读书单”,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会在普通绘本的基础上的,加以布书、洗澡书、纸板书等形式的阅读媒介做为推荐,用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加孩子的探索欲望。当然,很多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会发现更多的乐趣的。
0-2岁适合看的书类型:
《0-1岁宝宝亲子书单》
布书
布书、洗澡书、纸板书、图卡、图画书、翻翻书、触摸书、异形书。
(特别提醒:一本好书是没有读者年龄上限的。这份书单只是为您提供某本书的年龄起点,以免宝宝错过能配合他当下能力发展的黄金书籍,所以虽然这里推荐的是0-1岁的书单,但其实里面很多书对于大一点的宝贝也很适用哦~)
用棉布缝制:棉布上既可以印刷文字、图案,又不像毛绒玩具那样会产生静电、沾染灰尘,减少宝宝的尘埃过敏机率;中间填充棉花或海绵:给宝宝带来柔软、舒适的感觉,增强学习、玩耍乐趣;配有玩偶、摇铃、BB器、搭扣、魔术贴、安全的玩具镜、多种触觉训练材质等等,这是根据学习功能的需要,结合布书的内容而精心安排的;内有多种活动件,给宝宝提供了主动感知、探知的空间。
以下我将综合两年多以来买过的书整理出一个分级阅读的书单,推荐给粑粑麻麻们。
布书有近100年的历史了,20余年在发达国家非常普及,并受到婴幼儿教育专家的广泛推崇,被公认为“小宝宝最好的软性益智读物”。
1、宝宝视觉激发经典卡
孩子越小,选书的讲究越多。因为越小的孩子他的视力、听力、动作能力、语言记忆能力等越弱,科学选书的重要性越高。下面我将根据1岁内幼儿不同月龄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为大家一一推荐适合的图书。
现在布书也非常多,在网上要搜出很多,我的建议就是布书只是宝宝成长的阶段性使用的,那么可以不用求多,同时在选择时,不要太注重里面的文字内容,说一定要内容多,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布书的需求不仅仅是内容。在这里只推荐以下几个牌子的书供参考,这几个品牌的布书种类非常多,大家可以依自己家的需求进行选择。
0~3个月的婴儿
01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新生宝宝从睁眼到看清世界所有的色彩,需要经历4个时期:黑白期、色彩期、立体期和空间期。在不同的时期内,宝宝能够感知到的色彩各不相同,而宝宝成长的不同时期,又是宝宝大脑发展、脑容量增加的黄金时期,通过黑白、色彩等鲜明的图案刺激,对宝宝的眼睛和大脑进行适当的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增强宝宝大脑智力的开发,同时,还能满足宝宝小小的好奇心,舒缓宝宝的烦躁不安情绪,促使宝宝的脑部发育更早,发育更好,使宝宝变得更加聪明。
宝宝身心发育特点
Lalababy 拉拉布书
这个是从画画出生1个多月时开始看,时间不长,但每次看得都很认真。等到2个多月时画画就表现出了喜好,看到草莓和瓢虫这种身上带点点的就很高兴,还要嗯嗯啊啊的说半天。
喜欢对比鲜明的颜色
2、《猜猜我是谁》
能把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
02
喜欢注视简单的图片或者图案
K’s Kids 奇智奇思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神奇的窗口,打开它,丰富多彩的图画会扑面而来。透过色彩缤纷的图像,简单押韵的文字,吸引宝宝由躲猫猫的小洞来猜猜谁会出现。书中每一页都有洞洞,洞洞后面都有图,有奶牛、猫头鹰、斑马、火车等,最后一页是一面镜子,宝贝最后看到的竟然是自己的小脸。每一页都像是美丽的风景,看书就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旅行,到最后,宝宝遇见了最美好的自己,和宝宝一起玩起来吧~
当你说话时会看着你的嘴
3、《蹦 》
能与人对视
03
能认识熟悉的人
伊诗比蒂布书系列
1岁以下的宝宝对环境的认知才刚刚开始,因此像《蹦
》这样情节简单、结构重复、篇幅较短的绘本比较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对于刚开始学说话的宝宝,喜欢重复听到自己常发的那类语音,而书从头到尾不断地重复“Beng”这个音,顺应了宝宝的需要并带给宝宝很大的愉悦感。
根据以上特点,我为宝爸宝妈们推荐这些听和看的书:
4、《抱抱》
听
洗澡书
对于小婴儿来说,这个阶段的阅读主要在于听!(事实上,胎宝宝6个月的时候,就能听到诸如胎教音乐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外界的巨大吵闹声响了。所以对于负6个月~3个月来说,TA的阅读方式都是听。)
专门为宝宝们洗澡时能够玩耍设计的,一般采用进口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作,安全无毒,不会伤害宝宝的皮肤,而且质地爽滑细腻,柔韧性极强,宝宝再怎么撕咬、抓捏都不会轻易坏掉!让宝宝边洗澡边玩书,还把书里面的小喇叭捏的响啊响的,可以无形中帮助幼儿消除对水的恐惧,让宝宝渐渐爱上洗澡。
全书只出现了三个词语:抱抱、宝宝和妈妈。可以算是一本无字书了,但是它极具感染力的画面表现,让孩子一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童谣、散文、诗歌、童话、小说、戏剧……不管什么,在这几个月内,粑粑麻麻喜欢什么尽管拿来读给孩子听好了,哪怕用的是俄语也无所谓。
01
拥抱是亲子间最自然的爱的表达,在父母的怀抱里,孩子享受愉悦的身体接触,也感受无可取代的亲情与关爱。“抱抱”的故事,看似简单,却十分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可以满足孩子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并引导孩子学习表达内在的情绪感受。
最重要的是你读书时的感觉:快乐而享受!
乔比洗澡书系列 全4册
对小小孩而言,温馨的抱抱,永远不嫌多,所以在讲完故事之后,千万别忘了给身边的孩子一个热情的拥抱哦。
当你读书的时候,你要想象这个什么都“听不懂”的小P孩就是你参加演讲比赛的评审员。
5、《点点点》
你要拿出你的看家本领出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你的声音要柔和,你要用心用爱、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你独特的声音不仅将给你的宝贝带来听觉上的丰富刺激,而且让从你的声音中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这个声音是妈妈的,那个声音是爸爸的。”听着听着,他就开始像草一样的猛长!
环保安全,想象无限的洗澡书。乔比和宝宝一起共度愉快的洗澡时间
看
纸板书
绘本通篇都是黄点、红点、蓝点,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白天的、黑夜的……你按一下,点点会变多,会变色;你要以要,圆点会变乱;你把书斜向一侧,圆点会堆在一起;你按按黄点,会变黑夜;你吹口气,黑夜会消散;你拍下手,圆点会变大;你鼓掌,圆点会变无限大,大到你又能从中找回最初的小黄点……
尽管刚出生的婴儿视力极差,只能模糊地看到20厘米以内的东西,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他的身心发育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的图书或图片。
纸板书(Board
Book)以其容易翻阅、不易撕坏的特点,专为孩子们翻阅的小手而精心设计,非常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要。
这是一本神奇的亲子互动绘本,没有人物、没有场景、单凭三个颜色的小圆点就能带动起孩子的兴趣,环环相扣的指令、完成孩子眼、耳、口、手、脑的协调互动,更增添了亲子交流和互动,而且在每个指令后都藏着惊喜,仿佛书被孩子控制了一样。画画直到现在仍然很爱这本书,自己时常一边拿着这本书摇一边笑。
01
01
6、《亲爱的动物园》
视觉训练卡
幼幼成长图画书纸板书
《真果果视觉训练卡》一共分为黑白卡和彩色卡两种。新生儿在3个月以前,对黑白对比强烈的图案和物品最感兴趣,因此主要使用黑白卡,激发宝宝的视觉敏锐度和视觉观察力。等到他5、6个月大以后,就可以主要使用彩色卡,提供给宝宝丰富的色彩和形状的想象空间。因此这是一套可以用到1岁左右的超值卡片。
这是一组中文版外文版都很受欢迎的翻翻书,是一本非常有创意的动物认知书,宝宝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动物的特点、自己动手打开笼子等找到可爱的小动物们。
同类推荐:婴儿视觉启智绘本(全5册)
被妈妈们视为“宝物”的婴儿纸板书经典,贴近宝宝生活,情趣盎然,圆角设计、呵护宝宝安全。包括:《快出来快出来》《该起床了吧》《圆圆的真好吃》《打开打开》《点点点》。这套书还邀请了幼教专家、阅读推广人撰写书评、导读,提供关于图书的某些理解和阐释的角度,为亲子共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也能激发爸爸妈妈们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去探索图书衍生出的多元内涵和无尽乐趣。
7、《baby touch and feel animals》DK触摸书
《婴儿视觉启智绘本》**
02
和小鸡球球一起玩
本书主打触摸书概念,书内设有专门的触摸区(由各种不同仿真材质制作),通过用手去触摸书中的各种动物,带领宝宝用手去感知周围世界,不仅帮助他们理解、辨别“光滑”、“柔软”、“粗糙”、“干硬”等抽象概念,提升宝宝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还使得孩子的触觉变得更细腻、敏感,而多元灵敏的触觉探索则打通神经元、促进脑部发育和动作发展。同时,配以逼真的绘图,加快宝宝视觉和触觉的联合行动,使宝宝体验更真实,强化认知效果。
02《逛了一圈》
8、《噗噗噗》
入山智先生继续为0-2岁小宝宝创作的充满惊喜的游戏纸板书,全套含《我爱妈妈》《一家人真好》《叽叽叽,是谁呀?》《小蝴蝶,等一等》《藏猫猫,藏猫猫,哇!》《答应得真好》六册,涵盖了认识动物、空间大小概念、立体的藏猫猫游戏、亲子间充满爱意的互动、礼貌回答“哎”等0-2岁宝宝在生活中逐步发展的观察力、逻辑力、语言发展和表达自己的能力、在亲子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这本书很特别,可以先正着看,然后再倒着看,就像是两本书。虽然刚出生的婴儿还不能理解故事的含义,但由对比分明的黑白两色组成的图案,足以让他们目不转睛地看一会——清晨的阳光、水池、街道、农田、树林、、月光、高楼、——这是孩子即将身临其境的世界。图画书大师松居直先生说过:“如果孩子从最初就看那些色彩鲜的图画书,好比是吃了口味辛辣的菜,再看黑白图画书就尝不出其中的滋味了。”
03
很多爸妈慕名买回来一看,应该和我一样傻眼了,书里大字都没几个,而且都是象声词,这可怎么给孩子讲呀!我也从一开始讲绘本时的战战兢兢、不得要领,到现在渐渐理解了这本书,也摸索出了讲解这本无字天书的思路。
303
婴儿视觉启智绘本(全5册)
我个人理解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生生不息的故事。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又跌宕起伏:什么都没有的地上鼓出来一个大包,大包不断长大,地上又鼓出来一个小包。大包越来越大,把小包吃掉了,吐出来一个小小包。小小包不断长大,爆炸了,飘向空中,又洒落地面,一切归于平静。突然,又鼓起一个包……
《脸,脸,各种各样的脸》
经过我的实践,对我家孩子最佳的讲法是:神秘的语气+夸张的肢体动作+照书念文字。
婴儿从2~3个月大就开始喜欢看人脸图案,到了9个月大,婴儿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情绪也开始发展。这本书能够给婴儿带来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婴儿识别各种脸部的情绪变化,促进其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畅销日本全国的宝宝纸板书 /
看看,摸摸,听听,玩玩!视、听、触觉全方位互动训练,亲子共读,趣味无穷!
我发现,孩子根本不需要大人的指导,自己就能理会图中的含义。他会随着画面中冷暖色调的变化以及形状的改变,体会到故事从平静到激烈再归于平静的过程。这就是单纯的孩子遇上单纯的绘本,所产生的魔法。
妈妈可以配合书中的画面,用各种拟声来吸引宝宝注意,让宝宝自己翻动书——书中还藏有一些洞洞机关,让宝宝体验自己发现的乐趣!
9、《婴儿视觉启智绘本》全5册
其实这本书只是一套畅销20多年的婴儿图画书《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中的一本,另外还有5本:《连在一起》《月亮,晚上好》《小手手,出来了》《小鞋子,走一走》《喝汤喽,擦一擦》,它们都既可以读也可以用来做游戏。比如,讲《小鞋子,走一走》时,可以用宝宝的小鞋子做道具,表演书中蹦蹦跳跳、用脚尖咚咚敲地板的动作。
04
不得不说,低幼绘本方面日本做到了世界一流。直到今天,中国大部分家庭还没有形成“婴儿图画书”的概念,只是给0~3岁宝宝看一些认物类的卡片或挂图。《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算是填补了这个“空白”。
从头动到脚
这套书从6个月以上就可以试着给宝宝看看。这套书是倒圆角的厚纸板书,很适合宝宝练习翻页动作。图案简明活泼,语言简洁流畅,非常耐看。每册的最后一页还都挖了几个有趣味的洞洞,画画很喜欢翻来翻去看洞洞两边的变化。
04
下一页更精彩:书单|适合0-2岁宝宝看的早教绘本推荐
其他
作者用独特的拼贴画,画出了大象会跺脚、大猩猩会捶胸、野牛会耸肩膀等十二种不同动物的“招牌动作”,并以“我会……,你会吗?”和“这个我会”的重复句型,邀请小小孩一起来转头、弯脖子、摆动胳臂,让孩子在玩乐中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认真倾听、集中注意力、听从指挥。通过这本书,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各种身体部位及动作的说法,培养想象、发现与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地大声重复“你会吗?”“这个我会!”孩子能够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而从这些简单的身体动作出发,孩子们得以在自信、愉悦的状态下,开始学习舞蹈、体操以及其他更复杂的运动技能。
如果宝宝对上面的卡片和书籍已经看熟了,不再那么感兴趣了,还可以给他看这几本低幼无字绘本:
05
《红气球》 《苹果与蝴蝶》**
挖孔认知捉迷藏系列
作者: 艾拉·马俐 出版社: 连环画出版社
《交通工具捉迷藏》《水果水果捉迷藏》,《玩具玩具捉迷藏》,《动物外套捉迷藏》,《衣服衣服捉迷藏》以又厚又硬的卡纸对裱而成,增强了图书的耐久度。作者将透叠的手法运用于图书,将各种动物、交通工具、玩具、衣服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很单纯明快的颜色,巧妙利用翻页结构向孩子提问,并透叠出各种事物的图形和答案,在娱乐中教会孩子认识身边的事物及其颜色,更是在视觉、听觉、触觉要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明快的色彩,简单的造型,有趣的表现手法,使本套图书能更近距离的贴近孩子。
《红气球》、《苹果与蝴蝶》是两本无字书,颜色简单,对比鲜明,可以用来对这个月龄的孩子进行视觉训练。方法很简单,在孩子心情愉快的时候拿给他看。在看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孩子听,比如:宝宝看《红气球》时,妈妈可以说:“红色气球——红色的气球(重复一遍)——吹泡泡——泡泡变大了——泡泡飞走了——气球飞到了树上——气球变成了苹果——苹果掉下来了——苹果变了——变成了蝴蝶——蝴蝶飞啊飞啊——蝴蝶变成了一朵花——小朋友拿起花——花变成了伞——下雨了——打伞回家吧。”
06
3~6个月的宝宝
小宝宝翻翻书
宝宝身心发育特点
能紧紧抓住一些小物品
《穿衣服》《上床啰》《好朋友》《小宝宝》是可以让幼儿一边看、一边翻的圆角板纸玩具书。在内容的设计上,作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故事的发展,并学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概念,比如:衣物、动物的小宝宝、好朋友、上床睡觉等,不仅为幼儿制造亲子对话的乐趣,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书中可翻阅的小窗口,隐藏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更让幼儿享受寻找与发现的惊喜,培养阅读的兴趣!小宝宝翻翻书纸板书(套装共4册)的画者以色铅笔柔细的色泽与笔触,营造出幼儿居家的温暖气氛,让幼儿在阅读时,倍感亲切、温馨,并乐于一再阅读!
能伸手拿或触摸物品
07
能发出一些音节
袋鼠也有妈妈吗?
能用不同的声音来回应大人发出的声音
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示高兴或者难过
我们人类都有妈妈,那么猫、狗、企鹅这些小动物们也有妈妈吗?这可能是每个小朋友曾经有过的疑问。翻开艾瑞·卡尔的纸板书《袋鼠也有妈妈吗?》,我们就会得到答案了。
会拍打物品
立体翻翻书、洞洞书
喜欢玩躲猫猫
洞洞书就是根据0-3岁宝宝的成长发育特点设计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喜欢用小手抠东西、戳洞洞,所以这种专门设计的洞洞书可以帮助宝宝训练手部动作,
促进脑部发育。
开始认物、认人
01
根据以上特点,我为宝爸宝妈们推荐听和看的书:
《噼里啪啦》丛书
听
这个阶段的宝宝在听方面开始出现选择性,所以妈妈不能再只顾捡自己喜欢的去读了哦,你要考虑考虑小人儿的感受了!
整套书描绘了孩子在刷牙、洗澡、游玩、吃点心等各种时候所碰到的问题,以风趣的方式教会他们人生的最初的知识。书中的图形不仅夸张诱人,而且采用了一些局部折叠的方式,在书页中可以不时翻开一些折叠面,让人看到图画内部的东西,很符合低幼儿童的阅读心理。
每天把童谣、儿歌读起来,童谣、儿歌有节奏感、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宝爸宝妈们抱着宝宝一边读,一边有节奏的摇啊、拍啊、荡啊….
02
读着读着,等你宝宝再长大点时,你会惊叹,我宝宝节奏感怎么那么好,学音乐打节拍一打一个准,这能力怎么来的?我告诉你,从这时开始培养出来的!
噼里啪啦立体玩具书
在此向大家推荐由亲近母语编的《日有所诵》(一年级单本),古今中外的童谣、诗词、故事、美文,都有涉猎,内容生动有趣,由浅入深。
例如:
本书获中国童书金奖低幼图书奖!立体的视觉、奇妙的探索、会蹦会跳的书、耐看耐玩的书!它能刺激天性好奇的孩子主动用眼去鉴赏,用手去操作,用大脑去思考探索。优美细腻的画面,流畅活泼的文字,更有独到精致的立体动态设计,让宝宝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享受寓教于乐的阅读,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一个大,一个小,
03
一只老虎一只猫,
米菲认知洞洞书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大雁一只鸟。
哪些是圆的/剪一剪/你大我小/放大镜/认颜色/去动物园/猜一猜/捉迷藏
本套书用模切开窗口的方式增加趣味感,让孩子只看到物体和人物的一部分。孩子将凭借着看到的一部分,去想象和猜测整个物体。文本既浅显易懂,又生动有趣,就是孩子生活中的所触所见。家喻户晓的米菲形象,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玩得爱不释手。
数一数,瞧一瞧,
04
大小多少记得牢。
婴儿游戏绘本
还有儿童文学作家的诗作。如叶圣陶、金波、林焕章、林良等。这些诗作整体素质不错,也饶有童趣。
蝴蝶飞(金波)
它一共分为十册,包括《你好吗?》《藏猫猫》《我吃啦!》《便便啦!》《在这儿哪!》《睡觉啦!》《洗澡啦!》《刷牙啦!》《换衣服》《挠痒痒》。它分别戏仿了宝宝日常生活中吃饭、洗澡、刷牙、游戏等等各种不同的时刻,并通过有趣、幽默、直观的方式教给宝宝成长第一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常识,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追,追,
05
蝴蝶飞,
奇妙洞洞书
飞远啦,
不见啦,
创意奇妙的各种洞洞,有猫头鹰的眼睛、吉普车的轮子、ABC的形状……这些可爱的洞洞可以让宝宝的小手尽情的戳一戳、抓一抓,将自己的小手指锻炼的更加灵活有力。洞洞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妈妈们可以在和宝宝一起亲子阅读时教宝宝“这个洞洞是圆形、这个洞洞是菱形……”。这套书有拼音,有英文字母的学习,在阅读中既可以在0-1岁阶段可以启蒙阅读外,也可以延用到1-3岁,或者大一点给孩子提供。
飞过竹篱笆,
普通绘本
变成一朵花。
普通绘本推荐包括系列和单本绘本。
还有民间童谣,如《拉大锯》《小老鼠》《摇啊摇》等。
01
拉大锯
《小熊宝宝》丛书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唱大戏。
新手妈妈的育儿宝典,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刷牙、穿衣、问好、交友等技能和认知功能完美地融为一体。
接闺女,接女婿,
02
小外孙子也要去。
《米菲》系列绘本
还收录了五言唐诗,如李白、贾岛、李贺、王维等的作品。
剑客(贾岛)
40开的小开本,适合宝宝拿在自己手中阅读、把玩;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简单的线条、较大的色块、符号化的形象,让图画内容简洁、易辨,适合低龄宝宝阅读;六种纯色浓烈鲜亮,容易抓住宝宝的注意力;
二四押韵的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全套30册,从第一辑到第三辑,每一个故事,都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03
幼幼成长图画书系
这套《日有所诵》最早是在2007年出版,2010年《日有所诵》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从2007到2017,《日有所诵》经过四次修订。十年间,这套书成为儿童诵读教材的领跑品牌,可以从幼儿阶段用到小学毕业。
值得说明的是,许多儿歌在诵读的时候可以用动作表演出来,增加更多亲子乐趣。
这一套书包括《月亮,晚上好》、《喝汤喽,擦一擦》、《小鞋子,走一走》、《小手手,出来了》、《连在一起》、《脸,脸,各种各样的脸》六本。
看
“这本书的句子结构不断反复,文字精炼响亮,朗朗上口。婴幼儿的特点就是喜欢重复,并在重复中练习和巩固正在发展着的行为模式。这本书反复用词、句子单一,十分有韵律。这种反复的句式,很容易使孩子看图跟读,融入到阅读情景中,并且能快速学会固定的句式,往往看到第四个画面时自己就会说“连在一起了”,活像他已经认识这几个字了。“——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华爱华导读:《连在一起》
01
04
布书
《噗~噗~噗》
布书就是用布做的书,它是很常见的玩具书。选布书,尽量不要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最好带有响纸和哔哔声。
《拉拉布书》
一本奇特的图画书,对于画面如此单纯,情节如此简单,文字如此之少(少到只有几个象声词)的绘本,家长可能会觉得不知中何解读才好,可是对于靠直感看世界的孩子,不需要拐棍,甚至不需要走路,“嗖”的一声直接抵达目的地。
05
《拉拉布书》,是我国比较经典的一套布书,产品已经很成熟。除了有可能给小宝宝视觉训练的黑白、彩色图案,还有一些动物、物体的认知图案。同时里面设置了很多能捏叫、转动、拉伸的小机关,非常有趣。
蹦!
02洗澡书
洗澡书通常是塑料做的,优点就是不会湿,可以在宝宝洗澡的时候看。之前我也觉得洗澡书可有可无,但是自从小铭拥有一本洗澡书之后,他对洗澡书的兴趣明显高于沐浴玩具,也明显高于布书,每次洗澡都玩得很开心。
Beng!是什么?
是东西乒乒乓乓跌落的声音?是宝宝Beng-beng、Bu-bu咿呀学语?是宝宝和父母玩的那种跳跃游戏?不,《蹦!》是一本小书,一本给宝宝和父母带来无限欢乐的小绘本。
给大家推荐《快乐宝宝洗澡书》,它由号称“洗澡书大王”的台湾专业洗澡书厂家生产,具有十多年的洗澡书生产经验。它是一套集故事、玩耍、洗澡于一体的玩具书,一共五册,《海豚多莉在幼儿园》《海龟泰勒和她的宝贝》《大象艾米丽和她的朋友》《大象亨利好帮手》《鲸鱼威利和他的朋友》。
06
《快乐宝宝洗澡书》
哇!
书的首页中空,内装喷水系统和发生器,用手按压不同位置,会从喷水口喷出水来,或者是发出有趣的叫声。这几本书是采用全进口无毒环保EVA塑胶,内充海绵和空气,可以放心的让宝宝抓、咬、撕、捏、玩、读。
《哇》是《蹦!》的姊妹篇。由日本科学绘本大师松冈达英先生创作。本书色彩明快,情节生动有趣。独特、小巧的翻页式设计,仿佛一张张活动的动物图卡,便于宝宝阅读。在翻页阅读的过程中,各种动物依次跳动起来,极富有节奏的变化感。书中依次重复“哇”这个音节,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稳定中穿插的小变化能够带来宝宝微妙的情绪变化,促进宝宝情绪的萌芽、丰富和细化。
在玩耍的过程中宝宝喜欢不断的重复一个有趣的动作,不断的捏书。捏动的时候会发出“嘀嘀”的声响,戏水时还能喷出亮晶晶的水花,这些都会是吸引0-3岁宝宝的地方,既可以发展宝宝手部小肌肉动作,又可以让他集中注意力,使得洗澡过程更顺利哦!
07
宝宝玩腻了之后,家长可以给宝宝讲书中的故事。每本书各自讲述了一个简短而生动的小故事,有关亲情、互助、团结友爱。
抱抱
03触摸书
世界著名的早教专家蒙台梭利博士发现:手的活动就是脑的活动。因此2个月的宝宝我们会建议给他的手上戴上小铃铛,引发他活动小手的兴趣。在第3个月大之后,更要提供各种材质的物品让他触摸,帮助他发展手部感觉能力。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套《亮丽精美触摸书系列》就很好地具备了这样的功能。
是一个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图像故事,它感动了无数的孩子,也感动了他们的父母亲。
故事是这么开始的——
小猩猩独自在树林里玩耍,当他看到变色龙、巨蛇、大象等都亲密地相互依偎着,不禁兴奋地指着
《亮丽精美触摸书系列》
08
我爸爸
这套触摸书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植物,它们身体的部分器官是用实物模拟做出来的,企鹅的身体、小狗的舌头、真实的花瓣、毛茸茸的狐狸……给孩子粗糙、柔软、坚硬、光滑等多种触摸体验和极佳的触觉刺激,让孩子在认知动物和植物的同时,迅速提升他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书中设计了一些益智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习认识数字。
04
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会爱上它。——英国《妇女界》
发声书
称赞安东尼·布朗是“天才”。——英国《卫报》
宝宝从第二个月开始,偶尔会发出“a””o”等元音,第三个月大时,偶尔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双元音,乐于模仿声音。利用宝宝对声音的兴趣,培养阅读兴趣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此,我向大家推荐南极熊有声读物系列de《动物好声音》和《自然好声音》。
《我爸爸》《我妈妈》的插图令人激赏难忘,用书本鲜见的方式颂扬了父母。——英国《独立卫报》
《动物好声音》 《自然好声音》
《我爸爸》是可以说是作者对所有父亲的献礼,然而就安东尼.
布朗的生平看来,这本图画书也有着纪念自己父亲的意味。安东尼.布朗曾说:“我的父亲是很特别的人,外表强壮、有自信,不过却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点像我爱画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画图外,他还鼓励我做各种运动,像是橄榄球、足球和板球……”我也曾在《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幸福密码》一书中就这本书的阅读写到了我疼爱我的爸爸。
09
05躲猫猫书
我妈妈
躲猫猫是婴儿最喜欢玩的游戏。从4个月到1岁半经常重复玩这个游戏,宝宝会非常快乐。第一次最好用一条大手帕蒙住妈妈的脸,然后问宝宝:“妈妈呢?”由于这时候的宝宝还不知道“客体恒存”的概念,他们的小脑袋瓜天真地认为:“我看见的才是存在的,我看不见的就不存在。”所以他们会以为妈妈真的不见了。正当宝宝奇怪妈妈去哪里时,妈妈拿开手帕露出脸来会使宝宝非常开心。此后,宝宝在玩这个游戏时会动手抓手帕,使妈妈的脸快些露出来,这也说明宝宝的智力得到了发展。
利用宝宝爱玩躲猫猫的心理,我给大家推荐这套《猜猜我是谁(洞洞书系列)》。
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妈妈都是最好的:我妈妈是一个棒极了的厨师;她是一个伟大的化妆师;她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她还是一个奇异的园艺师,可以让任何植物生长;她是一个仙女,在我沮丧的时候她总是有办法让我开心起来;她的歌可以唱得像天使一样好;她吼起来像一头狮子;我的妈妈像蝴蝶一样漂亮,又舒适的像一把扶手沙发……她常常逗我大笑。我爱我妈妈,而且你知道吗?妈妈也爱我,而且会永远爱我。
《猜猜我是谁(洞洞书系列)》
10
小球听民乐
这套书被美国学乐出版社评选为“100本最伟大的儿童书”,连续14年雄踞美国亚马逊童书总榜前100名,0-3岁童书第1名。
这套躲猫猫游戏书一共4册,硬纸板,书籍小巧,正适合低幼宝宝的手掌大小。可以让孩子认识动物、练习说话、让孩子和书里的动物玩藏猫猫游戏、通过洞洞书的设计,锻炼想象力。
绘本+CD
从孩子三四个月时就给孩子播放里面的儿歌音乐。经典儿歌与民乐结合,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感受儿歌的韵律,这些押韵的儿歌也易让孩子喜欢,为日后的语言学习也打下基础。
最好玩的是,每本书最后面都有一面小镜子,宝宝猜着猜着就出现了自己,这个设计真是绝妙又让人惊喜:
11
小艾和小象系列
(书里的镜子是压膜的,不是玻璃的,所以给宝宝看没有任何危险。)
除了这套书,还有一套很棒的书忍不住要推荐给宝贝们:《小艾和小象》系列
《小艾和小象系列》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中江嘉男和上野纪子联手创作的又一低幼系列绘本。由《没了
没了 啪—— Peek-a-Boo》、《好吃 好吃 Yummy yum-yum》、《胳肢 胳肢
TickleTickle》这三本组成。书中插图清新简洁,图画与文字巧妙结合。故事内容贴近宝宝的心理变化,在情节反复推进的过程中,宝宝会随着书中小主人公的表情变化调动起自身情绪,也能慢慢学会简单的发音。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宝宝,也会通过肢体模仿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小艾和小象》系列
12
骨碌 骨碌
本系列由三本低幼双语绘本组成,通过简单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带动宝宝和小主人公们一起做游戏。(注意是双语哦,如果你英语不错,可以念给孩子听的,别担心孩子会把汉语和英语搞混!
已经有研究表明宝宝们都天生丽质,是不会把两者搞混的)
《没了 没了
啪——》的故事情节很像我们用手蒙住眼睛逗孩子玩的游戏,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小象用鼻子蒙住了眼睛,嘴里喃喃自语道“没了,没了”,然后“啪——”甩开了鼻子,可爱的小象露出了愉快的笑脸。
从家长的角度看,貌似宝宝很难理解,很抽象,因为没有具体情节、没有什么文字,然而正是简单而清晰的形象小圆球,大片的色块,以及其调动视线的运动轨迹给宝宝带来惊喜。“骨碌骨碌”行进的韵律贯穿全书始终,沉浸其中,孩子的情绪被感染,牵动其中,同时,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运动感,仿佛与小球融为一体。简洁的画面构图,鲜艳的色彩,符合0-3岁孩子的阅读特点和审美情趣,能够带给他们音响和视觉上的双重阅读感受。
《胳肢
胳肢》这本书依旧讲的是小象、小猴子、小兔子跟宝宝小艾的故事,每个动物都跟小艾互相挠痒痒,然后嘎嘎地笑,快乐的样子一定会感染小读者们。
13
4~6个月的孩子开始吃辅食了,但有些孩子不是很喜欢吃,那就让爸爸或者妈妈给他讲讲《真好吃
真好吃》的故事吧,看看大家吃得都那么开心,孩子一定也会受到感染的!
挠痒痒,挠痒痒
6~8个月的宝贝
宝贝身心发育特点
玩,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桥梁。这部绘本,就是一样很好的亲子工具。“这是谁的小脚丫?轻轻地,挠一挠。”简单的提问和简单的动作指引,使“挠痒痒”这一简单的日常游戏更富有情景化。随着故事的翻页,在游戏的同时,更可以通过语言的形容和图画,认识到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无论是图画绘制、故事编排,还是对游戏的引导,这部绘本都非常适合幼儿阅读,是一部难得的集亲子游戏、动物认知于一身的家庭绘本。
喜欢看自己的手、脚等身体部位
14
能找到被掩盖的物品
喂哎
开始牙牙学语
开始模仿一些熟悉的声音
一只蚂蚁从洞里爬出来,不知向何处喊了一声“喂——”,翻页一看,哦!是只蝴蝶开心回答“哎——”。蝴蝶不知向何处喊“喂——”,翻页一看,哦!青蛙回答“哎——”……出场动物一个比一个大,此起彼伏的呼唤和回应将它们一个个凑到一起……作为宝宝启蒙的第一本绘本,不断重复的两个简单的生字贯穿全书,就连给0岁新生儿都能带来愉悦的阅读初体验。
会模仿熟悉的动作
15
喜欢让人抱着,喜欢有人对他说话
要跟着来噢
拇指和其他四指配合拿稳东西
食指开始单独活动
“大家要跟着来噢!”鸭妈妈说着,就先游走了。几只小鸭子跟上来了,一只小乌龟也来了。游在最后的小鸭子对乌龟说:“和我们一起游吧!”却发现其他伙伴都游走了……故事简单却温暖,并蕴含了初步的数字概念。最简单的图画与文字,也有可能构筑成最吸引人的故事。
能认识第一种物品
——文章摘自我的图书《最好的绘本给孩子》
根据以上特点,在前面推荐的躲猫猫书、发声书、触摸书等玩具书的基础上,我为宝爸宝妈们推荐这些听和看的内容。
听
报名课程请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每天把童谣、儿歌读起来,童谣、儿歌有节奏感、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宝爸宝妈们抱着宝宝一边读,一边有节奏的摇啊、拍啊、荡啊….有意识地引导宝贝在大人背儿歌时做出相应动作。
阅读原文
比如,大人抱宝宝坐在膝盖上背诵儿歌:“骑大马,骑大马,上高山,跨过河,咯噔咯噔,跨过河。”一边背诵,一边用双手握着宝宝的小手,腿按节拍跳动,让宝宝有骑在马上的感觉,说到“咯噔咯噔”时,把宝宝抱起来;在说“跨过河”时,把他高高举起,使他有跨的感觉。经过几次背诵,宝宝在听到“咯噔咯噔”时身体会做好准备,说到“跨过河”时向高处一跃,配合大人的动作。如果大人说到“咯噔咯噔”时故意不动,会感到宝宝在动,尤其说“跨过河”时感到宝宝起身跃起,可见宝宝能配合大人在说儿歌时做相应的动作。
更多文章
看
绘本上这么多细节你都没给孩子讲出来,何止是可惜…..(讲座精华整理)
01手偶书
已经识字的孩子,还爱看绘本,怎么办?(问答时间到,亲子阅读中的Q&A。)
故事+手偶的图书形式,不仅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刺激宝宝的各种感官,为语言训练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宝宝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能力并提高反应力,对于孩子来说,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朋友。
阅读绘本带给孩子最大好处,可能你理解错了
《聪明宝贝互动手偶书》
阅读可以让我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
这套《聪明宝贝互动手偶书》是英国著名出版社Templar针对幼儿语言及反应力特点特别研发。通过听、看、说、演等形式刺激幼儿与周围事物发生联系,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更是每个家庭亲子互动的绝佳道具。
02洞洞书
宝宝7个月大时,他的食指开始变得灵活,喜欢抠洞洞、按压按钮,会探入瓶中,还会旋转转盘。这个时候可以试着让宝宝自己按压前面推荐的“发声书”中的按钮,同时为宝宝准备一套洞洞书。
前面提到的躲猫猫书《猜猜我是谁系列》就同时也是一套不错的洞洞书,同时里面还有转转盘的设计:
《猜猜我是谁(洞洞书系列)
除此以外,下面这套《米菲认知洞洞书系列》也是性价比颇高的选择:
《米菲认知洞洞书系列》
内页展示
这套书是根据家喻户晓的米菲兔形象,由原作者、世界知名的荷兰作/画家迪克·布鲁纳改编。简洁的线条、纯粹的色彩、可爱的形象,最容易唤起低幼宝宝的阅读兴趣,包含了颜色、形状、大小、动物和日常物品等的认知。这套洞洞书采用模切开窗口的形式,让孩子只看到物体和人物的一部分,从而凭借着看到的一部分,去想象和猜测整个物体,因此也是一套不错的躲猫猫书。
《奇妙洞洞书》
内页展示
这套书比《米菲认知洞洞书》要复杂得多,是一套3岁以上孩子都会很喜欢的洞洞书。我本想放在2岁宝贝的书单里,但是既然决定要买,在腰包还够饱的情况下,早买肯定要好过晚买。因为同一本书,早看和晚看,宝贝吸收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别担心他看不懂,只要感兴趣就够了。这套书对现在这个月龄的宝贝来说,就已经足够具有吸引力。
它和《米菲认知洞洞书》比起来,不仅内容和画面更加丰富,而且开洞的方式也不同。《米菲认知洞洞书》采用窗口形式开洞,而这套书和后面将要介绍的《奇思妙想立体玩具书》的开洞方式一样,都是大洞套小洞,层层叠叠,而且洞洞的形状有圆形、方形、月牙形、星形、不规则形等,有趣极了↓↓↓
除了有趣的洞洞设计,这套书作为宝宝学习认知的教材非常的适合。其涉猎范围包括:颜色、形状、水果、蔬菜、昆虫、动物、车子、日常用品、动物叫声、历史地理等,就连抽象的数字、英语字母等也被设计得非常有吸引力。
这套书作者是意大利的,但是要给翻译者点个赞,诗一样的语言特别流畅易懂,而且还很多韵文,一不注意还以为是本土的作品↓↓↓
好的绘本是没有国界,没有年龄限制的,这套绘本虽然一辑要100多,两辑要近300块,如果在孩子3岁前只想做一次大的绘本投资,这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这是一套全球销量2000万册,每50秒就卖出一本,被各大媒体热烈推荐的洞洞书。绝对值得拥有!
《奇思妙想立体玩具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一套洞洞书,也是一套情绪翻翻书,在其中的《和我在一起的一天》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个孩子和他的小狗相伴一天的故事以及孩子丰富的内心感受。伴随书页的翻动,宝贝们可以根据每页的内容为小主人公选定一个适当的表情,从而学习到高兴、悲伤等常见的表情。
03
其他①宝宝从4个半月开始,就可以教他认物品了(要从宝宝最感兴趣的日常物品开始反复指认),也逐渐开始认生了。到第6个月时,基本已经能认识2~3种物品。这个时候给他们看《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系列再合适不过了。
《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
通过双胞胎小熊、小酷和小玛贴近生活的快乐游戏,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对颜色、形状以及身体各部位全面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粑粑麻麻也要注意教宝贝认识身体部位、颜色、形状
。一般从宝贝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比如教认身体部位可以先从脸、手等认起;教颜色先从红色认起,然后是黑色或黄色、蓝色;教形状先从圆形认起,然后是正方形、三角形。
无论先学习认哪一种事物,都要注意反复:每天认2次以上,第一次学认一种事物要连续认1~2周以上。比如教宝贝认识红色的事物时,每天分别在上下午在他清醒的状态下指认不同的红色物品,让他有机会慢慢领悟“红色”的内在含义。
②这个月龄的孩子已经可以将语言发音和嘴巴的动作联系到一起了,对各种象声词特别敏感,所以推荐《换一换》。
《换一换》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小鸡出门玩,先跟老鼠换了叫声,然后就“吱吱”地往前走,后来碰到了猪,又换成了“哼哼”的猪叫……
这本书标注的是给3岁以上的孩子看的,但我认为小动物的叫声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了解了。给这个月龄的孩子看这本书时,可以先不讲内容,而是指着小动物的画面学各种动物叫,比如小鸡的“叽叽”,小狗的“汪汪”,小猫的“喵喵”等到孩子再大一些,比如2岁以后,再跟他讲这本书的内容。
③为了让孩子学会感受父母的爱,不少早教中心用《背背》《抱抱》这两本书作为教材。这两本书的作者是前卫的图画书作家,想象力很丰富,用色很大胆。
《背背 背背》《抱抱 抱抱》
在《背背》《抱抱》这两本书的封面上,我们看不到妈妈的正脸,正因为如此,每个孩子都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妈妈。孩子完全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出被人背着和抱着的幸福和甜蜜.父母宽阔的后背永远是孩子温暖的依靠。
8~10个月的宝贝
宝贝身心发育特点
能认识物体
开始翻书,一次能翻几页
喜欢撕纸
喜欢照镜子
能把语言跟语意进行有效的结合
能遵从简单的指令
根据以上特点,在前面推荐的躲猫猫书、发声书、触摸书、手偶书、洞洞书等玩具书的基础上,我为宝爸宝妈们推荐这些听和看的内容。
听
宝宝从7个月开始,要逐渐学会用手势表示语言:再见、谢谢、点头、不要、亲亲、欢迎、虫虫飞等,到11个月时甚至能够竖起食指表达自己“1岁”了。这需要大人平时多用“语言+动作”给宝宝做示范。另外,还要继续在给宝宝朗读儿歌的时候做动作。比如《找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招招手),找到一个好朋友(对人点头),敬个礼(伸手到眼睛旁边),握握手(同人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先指别人,再指自己,再握手),再见(摆手)。
看
01认知绘本
通常来说,宝贝到8个月大时应该首先学会认第一个身体部位。1岁多学会认识圆形、红色,前面提到的《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继续看起。
《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
在之前的书籍基础上,这个月龄段可以开始给孩子看一种新的玩具书——翻翻书了~
02翻翻书
宝贝在6个月左右,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已经能够将拇指和其他四指配合拿稳东西了,但是拇指和食指配合实现“二指捏”的动作,却到8、9个月时才具备。在我家小铭8个月时,为了配合他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我们给他准备了带有小手柄的嵌板、玻璃球大小的小毛球等,让他有机会利用拇指和食指、中指配合来练习捏取。
当然,随着低幼童书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用翻翻书,达到这样的目的。
翻翻书比较特别的是可以上翻下翻、左翻右翻,或者有一些可以翻出来的小机关。很多翻翻书都采用翻翻卡的形式,对于宝宝来说,一次又一次地去发现翻翻卡后面图案和文字,是让他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小波系列翻翻书》
只要一提到翻翻书,必定是少不了这套翻翻书的鼻祖:《小波系列翻翻书系列》。它在全球畅销30年,销量突破5000万册。小狗小玻的故事完全来自于宝宝的日常生活,能引起宝宝的强烈共鸣:小玻的好奇就是宝宝的好奇,小玻的淘气就是宝宝的淘气,小玻的开心就是宝宝的开心。
同类推荐:
《惊喜连连翻系列》
8~10个月的孩子已经能更好地认识物体,并且能够将语音跟语意进行有效的结合了。
《惊喜连连翻系列》一套共8册,中英双语,绚烂的色彩,美妙的画面,独特的折页上翻下翻的有趣形式,让孩子在乐趣中逐渐懂得字母,数字,反义词,颜色和形状,农场,动物园的常识。
这套翻翻书是澳洲低幼教育经典教材,全球销量850万册,而性价比颇高,一套8册才70多元。
03
说“不”的绘本
好书是买不完,看不完的——看看我们的孩子赶上了多么好的时代吧!绘本书、玩具书在国内的兴起也就这二三十年的时间,如果我们小时候有这么多书可以看的话,说不定分分钟秒变学霸
^0^
在这里,我列出的书目不过是把当下最流行的书籍种类和相应的代表书籍给大家做一个推荐,使大家在给宝贝选书时能够更加全面、客观,不花冤枉钱,不走冤枉路。
宝宝到5个月前后会“察言观色”,看懂大人的表情,知道大人是生气还是高兴了。还能根据大人的语气抑制自己的动作,例如:当他正在用积木敲桌子时,大人严肃地说“不许敲”,宝宝会马上停止而盯着大人,这说明他“听懂”了“不许”的意思。因为这个年龄,在额叶的抑制中枢已经发育成熟,有抑制情绪和动作的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当宝宝有了这样的生理基础后,家长要适当地禁止宝宝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以配合他的抑制中枢发育。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从来不给宝宝看板住的脸孔,认为宝宝还太小,不懂事,甚至当宝宝打了妈妈的脸也笑脸相迎。
所以,8~10个月的宝宝还应该看看《大卫,不可以》这本经典的绘本书。(如果你没有看到前面的文字解释,一定会认为我推荐错了,的确如此,我见过很多人写的书单,还没见过有谁把它推荐给1岁内的小宝宝的。)
《大卫,不可以》
这是一本1998年凯迪克银奖的经典作品(安利一下:绘本界的凯迪克奖就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后面我也会专门推荐荣获过凯迪克大奖的绘本作品的)。主人公大卫站在椅子上去够糖罐,一身污泥回家,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最后大卫把花瓶打破了,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03简单有趣的绘本
《蹦》
这是一本6个月宝宝看了都会有反应,笑得哈哈哈的书。
宝宝从7个月开始就逐渐学会用各种动作表示语言了。然而对于抽象的动词,如何通过绘本来学习?《蹦!》就是一个例子。第一页是小青蛙蹲着;第二页,小青蛙蹦了起来;第三页是一只小猫站着;第四页,小猫一下子蹦起来……全书贯穿着一个“蹦”字,这个月龄的孩子对这个字肯定特别感兴趣,会按照这个指令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而且嘴里还会发出各种类似“蹦”的声音。这本书除了让孩子明白指令的含义外,还可以增加跟孩子的互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领略亲子游戏的乐趣。
同类推荐:《哇》 作者:[日]松冈达英
这是畅销低幼绘本《蹦!》的姊妹篇。书中依次重复“哇”这个音节,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同时,稳定中穿插的小变化能够带来宝宝微妙的情绪变化,促进宝宝情绪的萌芽、丰富和细化。
《噗~噗~噗》
作者:[日]谷川俊太郎 文 元永定正 图
译:[日]qy8com千赢手机版, 猿渡静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一本特别奇特的绘本,连标题都那么新颖。绘本大家松居直评论这本书说:“大人拿起这本无字书,不知道从何讲起,但孩子却会听得乐不可支,热爱程度令你瞠目呢。”
这本书没有故事,只有图画和拟声词,我们大人看,可能会觉得无聊,无厘头,但是2岁之内的孩子,听到“噗”或者“膨”,真的会咯咯笑,孩子的世界我们大人真的好难懂啊!
10~12个月的宝贝
宝贝身心发育特点
会看书中的图片,能理解图代表实物
能配合脱简单的衣物
会表示问候或者再见
喜欢探索容器里的物品
喜欢用食指戳洞
能咿呀地模仿说话,像是在说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像在问问题
能够竖起食指表达自己“1岁”
开始出现“分离焦虑”
根据以上特点,在前面推荐的躲猫猫书、发声书、触摸书、洞洞书、翻翻书、图画书等的基础上,我为宝爸宝妈们推荐这些听和看的内容。
听
继续教宝宝用手势表示语言,以及在给宝宝朗读儿歌的时候做动作,帮助孩子学习各种肢体语言。
看
01实物认知卡/书
现在的宝宝已经因为生活经验的丰富(前提是大人经常在生活进行“实物指认”)能够真正理解图片和实物的对应关系了,所以之前的关于动植物、车辆、人物、颜色形状、数字、字母、简单汉字等的认知卡片和书籍都可以继续给宝宝看,提升宝贝的认知理解力,为今后用这些基本概念进行想象和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这时候可以给宝宝提供一套实物认知卡片书,比如这套《婴儿认知翻翻乐》:
婴儿认知翻翻乐(套装共5册)
这套书包括《水果蔬菜》、《动物》、《认车》、《认物》、《数数、颜色、形状》,采用实物图片、双语认知的方式,并配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专家指导,在认物的同时,训练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扩展宝宝认知视野,提高认知兴趣,对宝宝进行最初的早教启蒙。
除此以外,我还想向小伙伴们推荐:
02有趣有爱的绘本
《抱抱》
几近无字的绘本,讲述了小猩猩寻找妈妈抱抱的故事,超级有爱!几乎所有看过此书的妈妈都说“看完这本书以后,会情不自禁的和宝贝抱在一起”。
宝宝从6~7个月开始逐渐会出现分离焦虑的征兆,12~18个月宝宝在父母离家工作或出差的时候会出现分离焦虑。通过这本书,可以让宝宝了解妈妈的离开只是暂时的,她迟早还会回来的。
《首先有一个苹果》
家长引导得好的宝宝,到11个月时就能够竖起食指表达自己“1岁”了,说明孩子对数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就可以给他看这本有趣的绘本。
《首先有一个苹果》非常适合帮助孩子熟悉简单的数字,它很巧妙地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以一种既好玩又有趣的方式表达数字的概念,与孩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非常吻合。故事情节背后又隐藏着最简单的比较和加减的概念,孩子们一定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由于这本书画面简单,情节连贯,家长们还可以把故事改编成歌谣唱给孩子听,旋律可以自己选,歌词可以根据内页文字进行简单的调整,只要押韵就可以。比如我改的歌谣是:“一个大苹果,圆又红;两只小虫穿出来,吃苹果;三只小鸟飞飞飞,爱吃小虫子;四个猎人举起枪,砰砰砰——”这样朗朗上口的歌谣,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不知不觉也就知道了十个数字,并且理解了它们的含义。
我发现对于越小的孩子,推荐的书目越要符合他的心理和动作发育特点,越要讲究科学。只有这样,孩子的认知能力、精细动作能力、语言能力、社会能力、情绪能力等才能得到适度的引导和发展——既不会引导不够又不引导过头